close

  歐陽金雨
  3月30日,清明節前夕,200餘名醫護人員和志願者來到長沙鳳凰山遺愛人間公益陵園,緬懷一群特殊的英雄——器官捐獻者。4年來,這些平民英雄捐獻的器官延續了384個生命。省紅十字會負責人表示,為呼籲全社會公民積极參与這一造福社會的事業,湖南將建人體捐獻者公益紀念廣場。(3月31日《湖南日報》)
  平民英雄的生命雖已逝去,卻以另外一種方式得以延續。正是這些平凡中顯偉大的器官捐獻者,拯救了多少家庭的團圓與歡樂,也助推著社會文明向前發展,這份“生命定格的美”令任何人都不得不驚嘆。
  目前,供體器官來源短缺,是我國人體器官移植的一大瓶頸。據統計,中國需要器官移植的患者每年大概有150萬人。而這些病患中,每年僅有1萬人能夠得到供體,99%的病患在等待器官中錯失移植時機。
  生命,何其寶貴。在筆者看來,器官移植最缺的不是技術,而是捐獻器官的觀念。在我國千百年來的傳統里,“身體髮膚,受之父母,不得毀傷”的觀念根深蒂固。許多人不願意在死後捐獻器官,是為保留身體的完整“入土為安”。當然,這種傳統的人倫情感,以及看待和處置身體器官的方式,需要給予足夠的尊重。但同時,一個人自願捐獻器官,用以輓救他人的生命,造福於社會,這也是人類文明發展的產物,是社會慈善事業的最高、最徹底的形式,這無疑也值得鼓勵。
  著名作家史鐵生生前曾有遺言:“能用的器官都捐”。常年的生病經歷,讓他比常人更能感悟到生命的意義。去世9小時後,他的肝臟在另一個人的身體里蘇醒。英國戴安娜王妃生前是英國紅十字會形象大使,1997年8月31日,在巴黎遭遇車禍身亡後,她的多個器官和部分皮膚,分別移植給了法國、芬蘭、比利時等國的8名病人。
  人生在世,總有一死。與其把寶貴的器官資源化為灰燼,不如讓生命在捐贈中延續,讓生命在移植中重生。當前,我國人體器官捐獻工作還處於起步階段,只有逐步更新觀念、完善法律、拓寬渠道,才能拯救更多的瀕危生命。  (原標題:讓生命在捐贈中延續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ibwtphphzvdmb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